2012年黄石港区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17日)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黄石港区政府

——2013年1月17日在黄石港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陈汉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四最”核心城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围绕跨越发展、打造核心城区的目标,扎实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圆满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初步测算,2012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23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12%;外贸出口9600万美元,增长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4亿元,增长10%;地方财政总收入7.43亿元,增长13.4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3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2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外贸出口等经济指标增幅排名全市前列,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好水平。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坚持“三产强区”战略,出台并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美电器黄石店、黄石国贸、金帆商务酒店、众康体检等较大服务业项目建成营运,黄石港(花湖)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5.03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1%,上交税收占总税收的69%,提供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员80%以上,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9家,成功获批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卫材药业、网安科技等骨干企业培育壮大,全区新批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专利218件,荣获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称号。积极开展科技周、科普日活动,再获全国科普示范区。

(三)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大力开展产业专题招商和小分队招商,成功举办广州(珠三角)服务业专题招商会,6批次组团参加省、市组织的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全区招商引资签约重点项目16个,其中广州圣丰集团投资12亿元的城市综合体开发、时代集团投资5亿元的五星级酒店、香港中鼎公司投资20亿元的大众山省级森林公园等7个大型项目签订正式协议。落实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年”专题活动,实行重点项目包保机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全年竣工、在建项目28个,总投资89亿元,网安科技、风光互补路灯一期、亿力塑业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铜都机械、高科塑胶模具、爱琳服饰等18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四)城区面貌明显改观。扎实开展“旧城改造年”专题活动,全年启动旧城改造项目25个,占地面积763亩,拆迁3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3.5亿元,其中美京片、财校片、仁智山水二期等14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南湖游泳池地块、湖师公租房、三机床厂等11个项目加紧征收。大力实施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改造工程,筹集资金6700余万元,完成金花侧巷、文华巷等58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改造上港路、客运里路等一批区间道路,完成南岳、江北、采阳园生活广场等8个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城区功能不断完善。积极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累计投资6640万元,实施25个社区的综合整治,发放安装光明灯1.7万盏;完成湖滨中路等8条道路292栋楼宇的立面整治,建成牛尾巴渠化岛等绿化景点;推进湖滨路、钟楼创卫示范社区,青山湖、黄印村幸福社区,湖滨中路、磁湖路环境美好示范路创建工作,城区面貌大为改观,通过了省创卫考核组的检查验收。深化城管改革,理顺体制关系,投入300多万元,购置12辆钩臂车、1500个垃圾桶,新建社区垃圾屋66个,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662次,消灭暴露垃圾18万余吨,对辖区25条重点道路实行21小时保洁作业,城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圆满完成“撤街办、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新一届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配置专兼职网格员203人,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对9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进行统一改造,新建覆盆山、凤凰山、大桥、红旗桥等4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区涌现出10个国家级示范社区、3个省级和谐社区。大力开展“平安城区”建设,建立街面有巡逻警察、社区有巡逻队员、复杂地段有治安岗亭、重点部位有视频监控的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周一领导接访,每周专题研究信访问题制度,筹措资金7000多万元化解企业改制、旧城改造、街道撤销等信访积案和遗留问题180余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楠竹林、江北公办幼儿园改造任务。加大教育投入,完成12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荣获全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着力抓好创业带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8550人,完成年计划的131.54%;发放创业补贴、场租补贴834人次、510.6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 1008个,为181名创业人员办理小额贷款。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筹集资金2400多万元,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荣获全省低保公开公示先进单位、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功处置突发性肠道传染病事件,荣获全国社区中医药服务先进城区、全省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城区,黄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大力开展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3个文化活动中心、26个文化室配置齐全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梅红杯”湖北省磁湖龙舟邀请赛,《黄石港区志》正式出版发行。全面加强计生基层基础工作,荣获全国计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先进城区、全省计生十佳先进集体等称号。区政府承诺的八件实事全部完成(见附件)。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政风行风评议、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农林水利、森林防火、统计、编制、物价、民防、消防、老龄、档案、保密、残联、双拥、老龄、民族宗教和工、青、妇等工作都做出了新的业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厚积薄发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黄石港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够,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不足,工业规模不大,服务业档次不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招商引资质量不高,旧城改造推进难度加大,项目建设落地困难增多,竣工投产效益好的项目不多。部分群众买菜难、就业难、看病贵等实际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相对滞后,发展环境欠优。政府执行力有待加强,作风飘浮、工作拖沓、假话空话、疲于应酬,甚至到企业吃拿卡要的现象在少数机关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直面现实,正视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努力到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三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对接武汉、比学九江,建设鄂东特大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三年,也是我区对接江汉、比学浔阳、打造“四最”核心城区的关键三年。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黄石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部署,区委、区政府提出我区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体系看,我们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涉及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大方面、23个分项指标中,到2011年底我区已实现15项,实现程度80%以上的4项,低于80%的只有4项。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看,我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0.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15个百分点,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9.05%的距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2015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三年,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坚持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以大招商、大项目、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黄石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我们将按照“目标化、项目化、责任化、时限化”的要求,制定落实“小康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组织实施“四大工程”:

(一)实施宜居工程。按照把黄石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向东拓展、向北延伸、城内改造、环湖开发战略,拓展城区空间,建成宜居之地。三年完成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干净、畅通、安宁。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

(二)实施宜商工程。构建以胜阳港商贸圈、泛后河堤片商务圈、黄石港(花湖)物流商贸圈、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圈的服务业功能区,建设黄石港工业园、新港工业小区工业功能区,新培育2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家,限上企业35家,新建总部经济楼4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从低态化、同质化向高端化、特色化跃升。

(三)实施宜游工程。围绕“三山两湖一遗址”,建设大众山省级森林公园、华新遗址公园,挖掘国乒基地、磁湖文化内涵,建成全市文化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全面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四)实施幸福工程。鼓励全民创业,全力扩大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140元。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解决好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医、教、养、业问题。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再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

三、竞进提质起好步开好局

2013年,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年,是打造“四最”核心城区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四最”核心城区建设目标,强力推进“五比五促五提”,对接武汉江汉、比学九江浔阳,着力抓好旧城改造、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城建城管、民生事业五大重点,竞进提质,务实创新,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新增就业6500人,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0%以上。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年要围绕对接江汉、比学浔阳,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比实力,促经济发展提速

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完善和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启动胜阳港片商贸区、黄石港泛后堤片商务区、三山两湖休闲旅游区、黄石港(花湖)物流园区等专项规划编制,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引进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支持现有购物娱乐、住宿餐饮等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力争黄石国贸、大金新百、中百中商等大型百货、超市在业态水平上有新突破。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进程,协调大众山省级森林公园、广州圣丰(黄石)城市综合体、磁湖北岸五星级商务酒店等项目尽早开工,服务一轴片沃尔玛、财校片华润苏果等签约项目尽早落户,跟踪林安物流、居然之家、通用机场等项目早日签约,启动总部经济楼建设工程。2013年,力争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家、服务业企业8家、外贸出口企业2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把黄石港工业园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聚集园区发展,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兴港大道北延段拓宽延伸工程,启动休闲娱乐文化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园区竣工投产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5个。支持亿力塑业、卫材药业、联海集团等本土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现有企业提质扩能。帮助网安科技加快上市进程,服务风光互补路灯、洪兴塑料模具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尽快形成经济增量。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增加值5.5亿元,培育产值过3亿元企业2家,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妥善解决一橡、金帆化工厂、市印刷厂、黄建一公司等企业遗留问题。

培植壮大民营经济。引导区技改贴息、技术改造、科技三项经费等专项资金重点向民营企业倾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强的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牵线银企合作,支持金融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入,服务民营企业申请市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瓶颈制约问题。加强民营经济管理者、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诚实守信、勇于开拓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不断扩大有效投入。突出现代服务业招商重点,实施服务业招商三年规划,制订谋划一批带动功能、辐射能力强的名商名牌。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依托经济主管部门,成立招商专班,提高产业链招商组织化水平。建立“洽谈、预审、定点、签约、审批”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保证项目引得进落地快,力争全年新引进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40亿元,到资2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工作专班、一套奖励办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实行一周一督办、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考核、半年一奖惩的督办协调措施,保证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力争全区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市“笼子”,获得国家、省、市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努力营造重商、安商、护商、亲商的浓厚氛围。

(二)比功能,促承载能力提升

实施旧城改造提速工程。采取领导挂帅、部门负责、全员上阵方式,再掀旧城改造新高潮。抓好中冶·黄石公园、财校片、一轴片等14个续建项目;加快市建村、金帆化工厂、吉雄药业等地块的征收、补偿进程;启动人民街、后河堤、地质里等旧城改造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16个。加强与规划部门衔接,统筹规划建设还建房,落实好还建先行政策,推进金帆化工厂地块作为黄石港区大型集中还建点的选址工作,确保签约居民拆有所居。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实施“123456”工程,促进城区提质出景。“一座山绿化”,就是完成大众山绿化。“两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完成青山湖、胜阳港两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条绿化带”,就是加快湖滨中路、磁湖路、电厂花坛及周边地区三条绿化带的美化建设;“四个农贸市场改造”,就是整治星源农贸市场,改建纺织二路农贸市场,新建延安路农贸市场,提升富民农贸市场;“五个城中村整治”,就是实施青山湾、枫树坳、张司墩、九厢地和新闸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改造6条背街小巷”,就是实施人民街、团结巷、公园路侧巷等6条背街小巷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实施城区精细化管理工程。完善城管队员、市容监督员、环卫人员“三位一体”联动联管机制,构建“发现及时、处置迅速、一体联动”的市容管理模式,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对接的环卫保洁体系。继续开展“严管重罚”活动,在每个十字路口设立文明劝导员;实施磁湖路等一批道路和背街小巷亮化建设,努力将小巷点亮,把树木扮亮,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持续开展市容市貌、市场周边环境、夜市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主次干道24小时长效保洁机制,优化“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实行社区垃圾集中清运,创建1条市容示范街、2个示范市场、2个精品社区、3个零违建社区、4个“严管重罚”标兵岗。

实施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工程。成立黄石港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实施旧城改造开发、还建楼建设,积累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在加大区级财政投入的同时,包装项目向上争取以奖代补资金,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筹集社会资金,整合辖区单位资源,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实现“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能办事、办好事能赚钱”的良好效果。

(三)比美丽,促生态环境提质

加快大众山开发进程。推进大众山省级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完成大众山森林公园详细规划设计,争取一期工程年内开工。启动植物园和动物园建设,力争早日将大众山森林公园建成黄石城市中央公园,建成亚洲最大的青铜文化体验城、华中地区首席山水型城市客厅和黄石城市文化新地标,以森林公园建设带动全区旅游业突破性发展。

支持建设工业旅游线路。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支持启动华新水泥博物馆建设,筹建“华新水泥”工业遗址旅游景点,开辟从采矿、选矿到烧制加工的游览线路,打造“水泥工业遗址旅游”品牌,展示百年华新的悠久历史。加强与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铁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司”对接,努力将华新水泥——大冶铁矿——铜绿山古矿建成精品工业旅游线路。

实施绿化花城计划。按照“点”抓公园广场,“线”抓干道、滨水景线,“面”抓庭院、小区的思路,加快绿化、美化进程,构建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绿化格局。大力实施绿化“花城”行动。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时间,将全区主次干道花坛、社区花坛空隙处全部栽花。建立绿化花坛认养机制,发动辖区单位、部门认养一条路段、一个花坛。通过实施花城计划,确保城区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提升城区品质。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挖掘城区山水文化、企业文化、人文文化资源,把文化软实力提升为发展硬实力,把文化资源优势变成文化旅游产业优势。举办第二届磁湖文化节,打造磁湖文化品牌。利用黄石国乒基地资源,培育体育文化。建设磁湖北岸欧式风光旅游一条街;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四)比幸福,促生活水平提高

认真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贯彻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城区新增就业65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00个以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完成养老保险扩面2700人,失业保险费征缴39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发放率100%。加大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力度,解决好困难群体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打造社区示范品牌。围绕创建幸福城区,推进社区建设和民政事业。健全社区组织体系,规范社区自治管理,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社区投入保障机制,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养老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改建,力争钟楼、延安岭、红旗桥等5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的面积600平方米以上,青山湖、凤凰山、黄印村等10个社区达到1000平方米。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卫生、计生、就业等民生项目建设,力争区政府每个部门向上争取1-2个民生项目,为群众办1-2件实事。按照“一社一品”的要求,开展社区特色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典型。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以“两委、三站”为重点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体化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努力实现信息全收集、服务全到位,管理全覆盖、事态全掌控。以争创“全省优秀平安县(市)区”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信访接待、矛盾化解、事件处置、案件侦破工作效率,为居民群众、为辖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营造有序、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坚持每月第一个周五机关干部到包保社区开展帮促活动,帮助社区排查矛盾,解决问题;坚持每周一区领导开门大接访、周二专题研究信访突出问题会商制度。完善旧城改造项目信访维稳抵押金制度,着力化解房屋征收与补偿矛盾;坚持重大涉稳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凡是涉及对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和决策,均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凡是没有通过风险评估的一律不予实施或暂缓实施,从源头上发现、减少、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建立区级人民调解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整治,防止重特大火灾及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全省学前教育发展示范区,完成市府路小学校园整体改造一期工程,启动中山小学校园改造和磁湖北岸新学校筹建工作,配合市教育局筹建新的黄石实验高中,完成武汉路小学、十八中与老虎头小学校园改造规划、前期工作,创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服务工作,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面实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全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创建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筹集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激励和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完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认真做好人防、档案、民族宗教等工作。

(五)比效能,促服务质量提档

转变工作作风。在全区政府部门扎实开展“晋档升级,大步赶超”活动,努力使政府各单位部门工作争先进位。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转变作风的各项规定,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深入联系群众,了解实情,破解难题,建立健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长效机制。大力改进文风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减少各类检查评比,减轻基层负担,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上。发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凡是定下来的事情,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坚持依法行政。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报告重大事项。认真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制度。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用法律保护投资者、企业家和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打造清廉政府。加强行政监察,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开会一律不准发放纪念品,严肃查处奢侈浪费、挥霍公款、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等行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大力开展“干部成长安全、工程建设安全、资金运营安全”教育活动,强化自我约束,端正人格操守,努力以干部勤政、政府清廉的良好政风取信于民。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今年,区政府继续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1、新增就业6500人,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60周岁及以上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发放率达到100%;3、为辖区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4、整治提升4个农贸市场,改造5个城中村和6条背街小巷;5、创建10个办公和服务用房1000平方米的示范社区;6、完成江北管理区兴港大道北延段建设,实施260户危房(棚户区)改造;7、建立律师进社区制度,为社区居民办理法律援助事项2000件以上;8、完成市府路小学校园改造,实施老虎头等学校的校园整治工程,启动建设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全面实施《黄石港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建设2个灯光球场,建成7条室外健身路径;10、建设3个垃圾收集处理点。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只争朝夕的精神、克难攻坚的锐气、勤政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建设“四最”核心城区、提前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