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路步行街改造完成全新亮相,黄石港区胜阳港商圈商贸体系也日渐完善。
这个老黄石人集体意识中的“市内”正以“每天不一样”的速度裂变:从街区更新、环境变美,到业态升级、体验感强;从单纯购物、单一消费,到游娱购一体、流量经济提速……胜阳港商圈以其蓬勃的商贸活力,为黄石港区打造鄂东消费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更新,打造时尚引领高地
自1950年黄石建市,市政府就将胜阳港地区定为商贸、交通、文化中心,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政商贸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面积仅1.42平方公里的胜阳港商圈作为全市商贸核心,承接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多,也最先彰显出商贸业的无限活力。
然而,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胜阳港商圈的市政基础设施日益老化,陈旧的建筑样式、不规整的沿街商铺、破损逼仄的道路,都在期待着一次由内而外的“城市更新”。
2021年,黄石港区启动武汉路改造。从房屋外立面修缮,到人行道景观提升;从沿街灯光亮化,到强弱电线缆整治。17栋楼房综合装饰,沿街大小型投影屏精心设计,黄石港区投资4700万余元,让城区这条服务业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商业街焕发青春。武汉路随处可见的时尚元素,引无数路人拍照打卡。
武汉路改造成功,让黄石港区触摸到城市更新的机遇。
2022年,胜阳港商圈一条特色美食街——黄冈路被提上改造议事日程。
黄冈路建于上世纪7、80年代,是黄石建成较早的商业化街区,特色美食承载着老黄石人记忆,被赋予“钟楼烟火”的美名。
黄冈路基础设施老旧、功能配套不全、架空线缆密布、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一直影响着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城市市容。
2022年6月,黄石港区投资3500万元,以宋代古镇风格为主基调,对黄冈路的建筑物及人行道实施综合整治,包括立面整理、杆线入地、道路铺装、特色亮化等。
历时6个月,老街巷浴火重生,青砖、勾栏、瓦肆,烟火、美食、灯光,古典美感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黄冈路以全新的姿态,再次勾起黄石人久远的美食记忆,成为市民首选的美食打卡地。
与此同时,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市重点提升打造的核心区域、胜阳港商圈更新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路商业步行街改造项目也随之启动。
经过市、区两级一年多时间的倾力打造,一条彰显简约、个性、时尚元素的步行街区闪亮登场。
交通路以城市记忆点为文化线索,新增设“小燕子”等十多处城市IP雕塑和地标建筑,串联街区整体风格印象,当仁不让新晋为全市最火的网红打卡点。用胜阳港街道党工委书记崔岩的话说:“城市更新也是一场革命,是对过去的取舍,对未来的拥抱。”
胜阳港商圈正以更彻底的决心加快“更新”步伐。
2023年2月5日,胜阳港商圈更新升级暨2023年黄石港区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启动式在黄石饭店门口举行。15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11个项目指向胜阳港商圈,包括南京路、武汉路(二期)、天津路、消防路等9条道路的更新升级。
业态升级,打造休闲消费洼地
城市更新不仅是外在形象的改变,拉动消费、便民惠民才是最终目的。
武汉路改造,最大的赢家是市民群众。
改造后的武汉路迅速吸引一大批美食店集聚:从入口处扎堆的奶茶店开始,到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向深里走,美食店更是目不暇接,火锅店、烤肉店、日料店、蛋糕烘焙店、咖啡馆、花园餐厅……市民三五成群,有说有笑,边逛边吃。
武汉路上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摩尔城,潮牌服装、小酒馆、妆发美甲、皮肤护理、剧本杀、花店、电影院……年轻化的商业形态,吸引众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青春的朝气、文艺的情调、时尚的气息在空气中涌动。
据统计,武汉路街区集聚的市场主体多达4397家,同比增长40%,客流量同比增长30%,营业额同比增长15%。其中,以沃尔玛、星巴克、海底捞、贰麻酒馆为代表的品牌首店有57家,以卡乐卡、卤巧儿、金皇冠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店有33家,各类新业态类商户扎堆,激发了商业街的消费活力,增强了市民的消费热情。
改造后的黄冈路同样魅力十足,传统夜市被赋予新色彩。
每到夜晚,350米长的“钟楼烟火”街千灯点点、锅气氤氲。三五成群食客围坐,方言俚语互道人情。
这里不仅有“锅气”,还有“文气”。
“钟楼烟火”的非遗面塑、非遗糖画等传统文化摊位,以及舞龙舞狮、汉服巡游、戏曲舞蹈等各式表演,吸引着众多食客流连忘返。文化和美食共生发酵,演绎着“钟楼烟火”的新传奇。
有人风趣地说,城市更新就像是魔法师手中的魔法棒,棒之所指,奇迹发生。交通路步行街就印证了城市更新的魔法。
2024年元旦小长假,初步完成升级改造的交通路步行街展现强大“圈粉”力量。据统计,元旦期间,交通路步行街总客流量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680%;总营业额2000万余元,同比增长105%。
面对新的消费需求,商圈内各大商户都感受到压力,不断探索改造升级的方法。
老黄石饭店顺应新老客户的需求,自筹资金3600万余元,对饭店软硬件进行改造提升,并引进上海“锦江之星”知名企业品牌加盟,以最新的5.0模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三五轩酒店投入9600万进行综合提质,构建新一代复合式休闲综合体。
截至目前,整个胜阳港商圈约有600多家商户进行更新升级,拓展线上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提升服务业能级和质效。
业态升级带来消费“洼地”效应。
据统计,目前整个胜阳港商圈的日客流量达到30万人次,节假日达到50万至60万人次,日营业额平均增长30%至50%。
随着城市更新的整体推进,胜阳港商圈将实现各消费片区串联式发展,“四纵”(黄石大道、广场路、武汉路、湖滨大道)“三横”(颐阳路、交通路、劳动路)的商贸服务业格局不断完善,特色消费圈融合互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效果不断显现。
共建共享,打造共同缔造阵地
胜阳港商圈繁荣背后给城市管理带来挑战,这就需要黄石港区委区政府走一条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群众的事,交给群众做主。”黄石港区委区政府定下原则,围绕街区改造升级中的布局调整、设施完善、环境更新、业态升级等个性化问题,充分征求商户和居民的意见,完善工作方案。
交通路改造涉及面广,如何最大限度减小对商户的影响呢?
黄石港区政府采纳商户提出的“搭建施工架、贯通式施工”等意见建议,居民群众配合程度大大提高。
停车是商圈建设“绕不过去”的问题。施工方市东楚集团采纳居民群众意见,在交通里小区增设、补划小区停车位149个。
让群众成为建设主力。这是黄石港区委区政府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商圈建设的思路。
商圈很多点位建设都是居民群众唱主角。群众对管网、道路、楼道等改造项目提出合理建议,政府按群众的“点单”而“接单”改造,新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5公里,安装防盗网5000余平方米、雨棚4000米、楼道灯180盏,楼道刷白10000平方米,让商圈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主观性解决问题。在交通路沿线改造前期,少数商户对拆除防盗网有抵触情绪。社区引导商户成立楼栋自改委,让群众做群众工作,就防盗网拆除后的安全、晾晒等问题进行协商并完善方案,最终赢得商户的支持。
为加强对停车位的管理,居民群众成立停车自治管理委员会,协商制定小区停车管理服务缴费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长效自管机制。
为提升群众治理能力,胜阳港商圈还成立了钟楼烟火商户联盟协会、交通路商圈商会,协会商会由威望高、口碑好、能管事的人主事,提升群众治理效率。
交通路商圈商会会长刘灵敏带头拆除自家企业一楼门面,并主动做周边商户工作,拆除周边违建,顺利打通了商圈周边道路微循环。
为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钟楼烟火商户联盟协会要求每家商户做好“门前三包”,每户出资50元用于清洗垃圾桶、管理公共区域卫生的费用。
钟楼烟火商户联盟协会会长王永胜介绍:“环境变好了,食客自然多了。我们通过举办‘美食节’‘百家宴’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消费,活跃了商业氛围。”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如今,黄石港区正以胜阳港商圈的提档升级带动万达商圈、华新商圈提质增量,奋力推进鄂东消费中心成势见效。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联系电话:0714-3042828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