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发展优势 打造全省重要一极
日期:2017-06-30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 刘佳)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湖北再出实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多极”协调发展。支持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

  消息传来,振奋人心!作为老工业基地,黄石将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赶超发展,努力成为全省多级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擎起大旗 发挥带头作用

  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黄石地处鄂东区域,是长江经济带的中腹,也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区和湖北东向开放的桥头堡,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因为各种因素影响,鄂东地区的整体竞争力逐渐弱化,培育一个新兴增长极,引领鄂东区域崛起,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强力支撑,促进全省区域协调、统筹发展,黄石责无旁贷。

  “‘区域性增长极’的‘极’,应具备综合带动能力,根本目的应是要辐射带动某一区域发展。”市发改委主任胡敏说,相对于其余三个兄弟地市(黄冈、鄂州、咸宁),黄石因其三省毗邻的地理区位优势、工业基础雄厚的产业发展优势、通江达海的交通物流优势、机制灵活的改革开放优势、人力资源丰富的科技创新优势、多重机遇叠加的政策支持优势等诸多优势,一直在鄂东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区域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

  扛起大旗,走在前列,黄石有经验。20169月,首届湖北省(黄石)园博会暨矿博会在黄石举办,石头上开花也成为全省生态建设的范例,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提供生态转型、绿色发展的样本。今年4月,我市获批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按照国家要求,黄石今后将在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加快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与武汉等中心城市的合作及“港城联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四个重点领域探索有效途径。

  生生不息的炉火淬炼了黄石敢为人先的品质,也为黄石发展夯实了精神基础。

 

  区域定位 树立优势信心

  对于黄石的发展定位,从国家层面到省委、省政府,都对黄石赋予了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并在有关规划中对黄石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予以明确。

  2010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培育黄石成为区域(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173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明确黄石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在省级层面,《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黄石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201212月发布的《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黄石市(市辖区及大冶)发展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鄂东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从黄石近七年发展情况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100亿元大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达到1305.55亿元,是2009年的2.3倍,年均增长10.6%。小康指数实现程度达到87%,位居全省第三,其中人民生活指数达到95%,位居全省第二。县域经济长足发展,大冶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6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

  与鄂东三个兄弟地市比较,黄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居鄂东四市之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12.0%,居鄂东四市之首;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06元,居鄂东四市之首。

  “在全省‘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战略中,黄石有实力、有使命担当‘多极’中的重要一极。”胡敏说。

 

  产业转型 释放内生动力

  为了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为了给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黄石出重拳治沉疴——大力实施“五边三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和“八园六带”创森示范工程,深入开展“绿满黄石”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修步道、办乡村旅游,推动群众从吃“矿山饭”到吃“生态饭”转变。

  2016年全面关停16家煤矿,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在湖北率先实现全域无煤炭生产企业。

  “对黑色GDP减法,更要对绿色GDP加法市经信委主任张焕明介绍说,在产业转型上,黄石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印刷线路板产能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年,黄石正成为全国第三大印刷线路板产业聚集区。

  此外,积极“蓄”好发展后劲,从“环磁湖”向“环大冶湖”,一座45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正在大冶湖区域拔地而起。

  今年“五一”,历时两年半建设的黄阳公路全线贯通,年底前将正式通车。届时,“两山一湖”相阻隔的黄石市区与阳新城关之间,车程将从以前的8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漫步磁湖北岸、情人路城市绿道,熊家境、父子山、大众山登山步道。一条条步道,像一条条绿色的纽带,将一个个散落在山间的旅游景点连珠成串,将黄石装扮成“生态健身房”。

  有网友说,过去,有亲戚朋友到黄石来,不知道往哪里带;如今,可以去看看园博园,赏赏磁湖樱花带,爬爬山,走走绿道,吃吃农家饭,又生态,又健康。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时至今日,当人们再回首,蓦然发现“生态”“绿色”已成为黄石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新名片。

  蓄势待发 实现赶超发展

  多级发展战略,黄石的抓手在哪?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与会的省党代表畅谈想法:“要想成为多极之首,必须在城市格局、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人文魅力等方面名副其实。”省党代表、副市长、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认为,机遇难得,要倍加珍惜,必须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体现黄石作为,作出黄石贡献;

  “近年来,黄石城市向南跨越黄荆山、拥抱大冶湖,向东沿江建设棋盘洲新港,向西综合利用工矿弃废地。”省党代表、下陆区委书记胡楚平认为,黄石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次跨越,发展空间足以支撑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不仅是与会的党代表,“区域性增长极”同时也成为市民、网友交流的高频词汇。“对于黄石来说,这既是压力,更是发展的动力。”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徐凌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在坚决拒绝“污染GDP的决心下,黄石经历了跌入低谷,又稳健上升微笑曲线,为当好重要一极、实现跨越赶超奠定了发展基础。

  今年1月份,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突出打造先进制造之都、现代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运动新城,决胜全面小康,共创美好生活。

  21日,随着一款可折叠超薄电子线路板下线,总投资7亿元的西普电子在开发区正式投产。当日达产的,还有投资5.5亿元的星河电路项目、投资1亿元的星光电子项目......根据规划,黄石将打造4个千亿元产业、2500亿元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登临西塞,极目远眺,长江波澜壮阔,黄石新港势如长虹,“亿吨大港”从这里起航。

  黄石大道145号,参天的法国梧桐树环绕两旁,华新水泥旧址如巨人般俯瞰着这座城市,凝重而肃穆。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黄石充分挖掘3000多年的工业文明内涵,优化城市布局形态。

  在省运会场馆黄石奥体中心、水上中心、大冶沙滩排球场、铁山区轮滑场地等项目现场,热火朝天的场地建设标志着我市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宜居运动新城模样初显。

  为提升区域绿色发展引领带动能力,黄石强力推进“五水共治”,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时,大力推进创业创新,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协调发展,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在多核支撑,多极带动,多点突破的推动下,黄石将书写新的发展篇章。